登录注册发布 中企互通-长沙工业地产商会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商会 > 文件公函 >
文件公函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

添加时间:2017-03-07 10:39:00   来源:中企互通-长沙工业地产商会   点击: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
全力推动长沙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
——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晓宏
(2017年3月1日)
 
同志们: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创新创意和交通物流“三个中心”,这就要求将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题、主线、主旋律,要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机遇,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服务体系、产业链条和人才高地,推动长沙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升级,率先建成智能制造强市。因此,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推动长沙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文浩市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发展信心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要求,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狠抓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回升、稳中向好。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在经济新常态中保持了发展定力。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551.9亿元,增长8.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253亿元,增长7.9%;完成工业投资2073.6亿元,增长10.7%;完成工业招商588.5亿元。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超过郑州,在中部六省会跃升至第二位、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六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和1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一位。
   二是在调整结构中彰显了发展活力。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2%;新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30%;移动互联网企业突破1.2万家,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增速超过50%。
  三是在优化环境中形成了发展合力。按照“全市一盘棋”的要求,市与区县、部门与园区、园区与园区之间,在制订政策、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方面加强了沟通、增进了协作,形成了共同创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一年来,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强服务,稳增长。
   
一是精细监测。实行市本级联点100户骨干企业、区县(市)及园区联点500户重点企业的监测机制,紧盯目标、分月跟进、科学研判、综合施策,工业增速逐步趋稳,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二是精心帮扶。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下企业、送服务、促发展”的精准帮扶活动,为188家企业或项目协调解决了一大批融资、用地、用电、审批系列问题。
   三是精准施策。完善了以“智能制造”为统领的8个“三年行动计划”和近40个实施细则,重新制定了工发资金管理的“3411”工作体系,制定“去产能、降成本”方案,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市本级为企业降费减负6.43亿元。

    (二)调结构、促转型。
   
一是以智能制造为统领,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了以技术支撑、政策体系、服务平台、企业试点、融资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制造“长沙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奖、补、购、租、投、池、市”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设立了100亿元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扎实推进230家试点示范企业或项目,其中3家获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家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项目。
   二是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促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新材料、互联网+、小微两创、北斗导航等“三年行动计划”。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智能成套装备、集成电路、北斗导航、智能控制系统关键部件等领域发展迅速,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增速均在15%以上,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增速50%以上。
   三是以两化融合为目标,助推新技术新经济异军突起。大力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以应用为核心的长沙“工业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华曙高科的3D打印技术世界领先;银河巨型机操作系统等一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制造业龙头企业转型成效初显,制造业新产品、新市场占比超过30%;军民融合、机器人、大数据、智能驾驶、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经济方兴未艾。成功举办“2016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会议肯定了长沙所做的工作,展示了长沙制造形象,提振了长沙智造信心。
 
  (三)抓项目,强基础。
   
一是平台优势日益凸显。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成功举办“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获批长沙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全市“双创”示范基地达54家,成立北斗安全等3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去年新增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46家,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8家,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二是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新签约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390个,总投资2019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海信生产基地、铁建高端地下装备等一批投资过50亿元的项目成功落户,中电信息、长丰猎豹、中国通号、中信戴卡、蓝思机器人、智能无人区测试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格力家用空调、尔康制药二期等项目建成。
   三是园区基础不断夯实。出台《2016年度长沙市园区绩效考核项目认定办法》,推行以“项目建设、园区经济、企业服务”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体系。“五区九园”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389家,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72.4%和61.1%,增速分别高于全市2.7和4个百分点,园区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不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五区九园”和广大企业家的辛勤努力。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明确发展方向
    “十三五”时期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我市而言,把握好这一机遇,不仅能走出一条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路径,还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赢得先机。正因为如此,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目标。什么是中心?只实现自身发展不是中心,成为中心,一定要有带动作用、辐射作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对此,我们应该提高“三个认识”,做到“四个坚持”。
 
  (一)要提高“三个认识”。

    第一,推进智能制造,是抢占竞争制高点的紧迫需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法国出台了新工业法国。同时,新兴国家也不甘落后,如印度,也发布了“印度制造”战略,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希望利用后发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使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努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找准定位,把建设制造强国作为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可以说,智能制造无论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合,都是一个方向,是进入新一轮工业变革的入场券,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我们应该早准备、早谋划、早实施、早受益。长沙这几年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激烈的竞争,不进则退,不胜则汰,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推进全市智能制造工作。
    第二,促进转型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市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在稳增长方面,工业经济稳中求进的压力不小,“稳”的基础不牢固,“进”的难度不断加大,开放型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短板有待补齐,外向型经济占比仅为8%;在调结构方面,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在规模工业中占比仍然较大,但支撑作用减弱;新兴产业还处于成长之中,新的动能尚未形成,新不足以补旧,小不足以补大;在创新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开放程度不高,制造业领域中低端产品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在园区发展方面,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还不强,转型创新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千亿级园区还只有3个,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财税过百亿的园区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有竞争力的大项目偏少;规模工业户均产值只有4.16亿元,大企业数量整体偏少,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9家。以上这些问题,说明我市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外向度低、产业链条短、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已成为制约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以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建设制造强市势在必行,也别无选择。
    第三,实施制造强市,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保障。建设“四更长沙”,实现全面小康,是市委市政府庄严的承诺,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支撑,这对制造业迎头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工业始终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仍然把制造业作为体现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法宝,并牢牢掌控着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走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征途上,唯有实体经济方是富市之基,唯有制造业方是强市之本。长沙拥有“两型社会试验区、自主创新试点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小微两创基地示范城市”四大国家级战略平台,有“五区九园”的承载平台,产业转化空间巨大,而且工程机械呈现企稳向好态势,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具有做大做强优势,一大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蓄势待发。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实现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
    (二)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升级摆在核心位置。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要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引擎作用。要围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二是要坚持智能转型,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抢占这一制高点,就必须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要抓好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等方面,推进重点产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三是要坚持强化基础,把夯实基础作为重要支撑。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着工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是产业竞争能力的根本体现。要把强化基础作为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着力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加大基础材料的研发力度,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一批基础工艺研究机构,不断夯实产业技术基础。
    四是要坚持绿色发展,把实现可持续作为着力点。绿色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要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协调发展。着力抓好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升级,大力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例,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

    因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做好预研预判,积极主动应对。只要我们强化责任担当,善于从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中敏锐捕捉机遇,勇于从长沙自身潜能的释放中提升发展水平,以“敢”的气魄和“拼”的干劲大干实干,就一定能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工业经济更高质量、更好效益的发展。

     三、突出重点,找准发展抓手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开启之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战略目标,以“稳住、进好、调优”为总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目标,更好地彰显工业系统的责任与担当。主要目标是: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完成工业投资2322亿元,完成工业招商580亿元。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开展专项行动为承载体,着力推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从今年起,按照“政府引导、园区示范、企业主导、多方协同”的原则,着力打造“三区”,即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打造推进产业智能化先行区;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高端智能装备知名品牌聚集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集群式培育智能化产业引领区;全面启动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建设工作。实施“八大专项行动”:
     一是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建设专项行动。推动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金霞经开区、雨花经开区和宁乡高新区按产业特色,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园区。
    二是智能制造优势产业引领专项行动。选择工程机械、材料、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六大优势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优势引领产业。
   三是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打造专项行动。选择一批重点制造型企业,分别开展以智能化工厂流程制造、离散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试点示范。
   四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专项行动。重点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及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统筹布局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五是智能制造人才引进和培育专项行动。实施智能制造管理精英、技术领军人才、能工巧匠引进和培育三大计划。
   六是智能制造创新及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行动。打造智能化产业承载、做实产业智能化服务、做精智能企业孵化、构筑智能制造技术合作交流、推进实施高端智能装备“走出去”战略合作、拓展智能制造成果中介六大平台。
   七是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加快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八是军民融合专项行动。以申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军地联合联动工作模式,围绕北斗导航、无人机、高端芯片等重点产业,打造军民融合技术、产业、人才聚集的高地,从“军转民”、“民参军”双向扩大全市“智能制造”成果转化与市场拓展。

    (二)以稳住、进好、调优为总要求,着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工业招商。各园区要摒弃贪大求全的思路,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强化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环境招商、以商招商,优先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走优势引领、特色发展的路子。园区不仅要引进投资过10亿、20亿、50亿甚至100亿元的重大项目,还要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行业前瞻性和带动力的高品质项目,提高项目引进的质量和层次。市里将以各园区新的功能定位,落实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生动局面。加快北斗应用产业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园、高端地下装备制造等50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力促中国通号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园、中兴通讯长沙智能制造基地、中国联通长沙云计算中心、猎豹汽车第三工厂及新能源汽车项目、千山慢病精准医疗管理与服务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三是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国家级园区要围绕2-3个主导产业和1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省级园区要瞄准1个主导产业和1个特色产业做优做特。长沙高新区着力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为主的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和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区;长沙经开区着力建设以工程机械和汽车为主的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和湖南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宁乡经开区着力建设中国安全食品示范区和中部智能家电产业高地;浏阳经开区着力做优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智能终端为主的电子信息特色产业;望城经开区着力做优有色金属材料主导产业和食品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特色产业;隆平高科技园着力建设以生物育种为特色的“中国种业硅谷”,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天心经开区着力转型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特色产业;金霞经开区着力发展智能物流产业,大力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军工智能装备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园;雨花经开区着力做优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暮云经开区着力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浏阳高新区着力建设以高端装备为主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再制造特色产业;宁乡高新区着力建设以先进装备为主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储能新材料特色产业;岳麓工业集中区着力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园。
   四是推进“两创”培小育新。以构建长沙“小微两创”生态系统为目标,打响“星创同行”一个品牌,聚力智能制造和文化创意两大领域,加速释放“智能制造”引领提质增效、“互联网+”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中企业裂变式创新创业三大动能,深化落实两创政策、提升载体能力、改善融资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四项工作,激发小微两创活力,着力培育长沙的“小巨人”方阵和上市后备企业方阵。

   (三)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产业转型增效益。以《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为指南,深化材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电子信息等优势支柱产业的智能改造提升,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设备等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地理信息、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精心扶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优化“多点支撑”产业格局。按照《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的要求,以“建链、强链、补链”为重点,以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为中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价值链的高端、微笑曲线两端进行延伸。
   二是园区提质创效益。今年,市政府将出台《加快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园区绩效考办法,落实“考少、考精、考重点”的要求,重点考核项目开工、竣工、亩产效益和园区服务企业满意度等指标,推动园区提质发展。借鉴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牢固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优化环境、创造效益。
   三是企业创新出效益。企业要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已获国家或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企业,要在参与国家、省级创新中心工作中获取优势资源;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创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充分利用“产、学、研、金、用”产业链;中小企业要适时导入“上市、专利、标准、品牌”等创建工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多创精品、名品,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着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一方面是打好降成本的“组合拳”。按照全市“1+7”政策体系,认真落实“降成本”实施方案,找准企业成本高企的关键因素,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的涉企和惠企政策,形成政策“组合拳”;推动园区打捆直供电力模式,扩大企业供电直接交易范围,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用能、用地等要素成本;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是要打好去产能的“攻坚仗”。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分业施策、标本兼治的原则,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有关交通、能源、电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通过“造船出海”、“借船出海”、“抱团出海”等方式,开辟海外市场,输出产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着力构建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防止新兴产业出现过剩产能。

   (五)以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切入点,着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转型。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紧跟宏观政策、响应企业需求,今年将以市委或市政府文件形式出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和聚合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培养产业新动能”、“以降低企业成本为核心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有效管用的政策。与此同时,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突出企业评价指标,评估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效果;建立政策调整机制,对收效不明显的政策及时修改完善;建立政策落实督查通报制度,对工作懈怠,落实不力的,追究责任。
   二是突出服务导向,开展春风行动。按照省委家毫书记调研长沙经开区、市委炼红书记调研望城经开区的指示精神,经信系统要积极开展“进园区、下企业、送服务”春风行动,把国家、省、市各项政策宣传落实到位,让政策红利更好地惠及实体经济,找准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和振兴路径,以“解难题、办实事”为重点,为园区发展、企业解困和项目建设提供贴身服务、精准服务和有效服务,特别是着重对近两年来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开展精准帮扶,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灿烂的阳光、更加滋润的雨露、更加适宜的土壤。请各区县(市)和园区按市经信委“进园区、下企业、送服务”春风行动的通知要求,细化方案,抓好落实。
   三是突出满意导向,转型工作促发展。按照文浩市长指示,今年将采用第三方评价方式,对各区县(市)、园区的办事服务,邀请投资者、企业家当评委,开展“满意度”、“大数据”测评,测评结果直接纳入绩效考核,看谁的服务最优,推动各区县(市)、园区工作转型、提升办事效率。
当前,重点是确保一季度“开门红”。从各区县(市)和园区情况看,全市2700多家规模企业,春节后的复工率达到99%。在开工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各区县(市)、园区要根据今天会上下达的目标任务,抓好落实和分解,切实抓好要素协调、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多措并举开好局、起好步。

   同志们,在今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总号令。春节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家毫书记、市委炼红书记深入园区、企业一线调研,向全省、全市释放出“聚焦经济主战场,集中精力抓发展”的强烈信号。新的一年,立足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实际成效,为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关于印发《长沙市智能制造孵化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下一篇:陈市长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暨安全生产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